不少人提起护理学专业,第一反应往往是“工作累、压力大”,甚至觉得“只是打针输液,没什么技术含量”,职业发展似乎一眼就能望到头。可护理专业到底好不好?
这样的疑问,在国内高等护理教育的“摇篮”——北京协和医学院面前,正被一次次用实力打破。作为开创中国高等护理教育先河的院校,协和自1920年建立护士学校起,就持续培育高端护理人才,其护理学专业的就业质量,更是成为行业里的“范本”。
若想直观感受协和护理学子的专业实力,每年“5・12”国际护士节的护理技能比赛便是最佳窗口。2025年5月的比赛中,从初赛突围的10组选手,在静脉输液、心肺复苏、无菌技术和理论考核四大赛道上展现出的素养,都让人眼前一亮。
更难得的是,担任评委的12 位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专家,既精准指出了操作中的优化空间,也毫不吝啬地肯定了学生们的临床思维与应急能力。这样在严苛赛事中打磨出的硬实力,当学生们投身职场时,自然会转化成强劲的就业竞争力,毕竟没有哪家医疗机构会拒绝“上手就能用、用着还放心”的专业人才。
展开剩余70%而这份竞争力,最终实实在在体现在了就业数据上。协和护理学专业近两年的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%以上,这个数字背后,是令人羡慕的就业结构:55%以上的毕业生能进入北京协和医院、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、301医院等京内外三甲医院,这些都是医疗领域的“金字招牌”;35%以上的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、博士,为未来深耕护理科研、教育打下基础;还有少数毕业生进入医养机构、公共卫生部门,或出国深造,职业路径多元且优质。
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,一方面是市场对高端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——我国目前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仅3.7人,优质护理人才缺口巨大;另一方面,也离不开协和“高进、优教、严出”的培养模式,从入学时的严格筛选,到学习中的临床实训、技能比拼,每一步都在为学生的就业铺路。
值得一提的是,协和还积极鼓励男生报考护理学专业,毕竟在手术室、急诊室、重症监护室等需要高强度体力、快速应急反应的岗位上,男护士的优势愈发明显,这也为学生拓宽了就业方向。
当然,好的就业不仅需要“硬技能”,更需要“明方向”。协和早就考虑到这一点,平时就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,今年5月举办的第二期“知‘职’志远 成‘就’未来”职业探秘体验营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近50名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走进泰康之家,不仅参观了智慧建设中心、康复医院门诊和安宁疗护病房,还和行业前辈、校友面对面交流:泰康之家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解析了医养结合的时代必然性,让学生看到智慧养老、安宁疗护这些新兴领域的潜力。
2024届毕业生王绪分享了自己在泰康的职业成长,从新人到能独立负责病房,这样的鲜活案例比任何说教都管用。学生们还围绕“岗位需求有哪些”“职业发展路径怎么走”“福利待遇如何” 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,清楚了护理学专业在医养结合、公共卫生、康复护理等领域,同样“大有作为”。这种亲身体验,让学生提前看清了职场全貌,也让他们的职业规划更有针对性。
在这里,护理不再是人们印象中“重复劳动”的代名词,而是融合了专业技术、人文关怀、创新思维的高端职业,毕业生既能在三甲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救死扶伤,也能在医养机构里为老人规划健康方案,还能在科研领域探索护理技术的突破。
北京协和医学院用实实在在的就业成绩证明,护理学专业不仅“好”,而且“大有可为”。而那些从协和走出的护理人才,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,重新定义护理职业的价值。
发布于:陕西省散户炒股怎样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